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信,336年后抵达紫禁城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1688年,康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笔写信给康熙皇帝:“我们最亲爱的信抵达好朋友,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,年后希望在您身边和整个帝国内,紫禁拥有诸多精通欧洲科学的康熙博学之士……”遗憾的是,这封信并未送达。信抵达 336年后,年后这封信终于抵达紫禁城。紫禁 纪录片海报。康熙片方供图 作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的信抵达活动之一,“紫禁城与凡尔赛宫——17、年后18世纪的紫禁中法交往”展览于今年4~6月在故宫博物院举行。这封信和来自故宫博物院、康熙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机构的信抵达近200件文物珍品一道亮相,讲述着中法两国双向奔赴的年后深情厚谊。8月11日晚,中法合拍纪录片《文明的荣光》在CCTV-9纪录频道开播,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中法交流史往事。 纪录片海报。片方供图 1688年,受路易十四派遣的“国王数学家”来到中国,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接见,中法两国的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正式开启。 康熙画像、路易十四画像。片方供图 故宫博物院的展览中,一个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,独具巧思,生动诠释了“龙与百合花的相遇”。机芯上特意雕刻了一条中国式五爪金龙,表盘中心绘有法国王室的标志——金百合花。表壳背面,刻着路易十四的侧面肖像。 它见证了中法两位君主的相知与尊重。 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。片方供图 康熙热爱科学,他收到的法国赠品中,不乏科学仪器。有件制造于巴黎的铜镀金测角器,是传教士献给他的礼物。半圆形的仪器配有罗盘,用于测量角度。 铜镀金测角器。片方供图 在法国人眼里,中国皇帝对于科技的着迷程度,不亚于艺术。从康熙年间到乾隆末年,清廷留用的多名法国传教士,向中国皇帝打开了瞭望欧洲科技发展的窗口。在天文历法、算术几何、地图编绘、医学解剖等诸多领域,他们都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。 一幅《天文学家》挂毯,描绘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皇帝和耶稣会士交流讨论的情景,天文仪器环绕左右。法国宫廷用这种方式,向康熙帝表达敬意。 17世纪的凡尔赛宫,是欧洲“Chinoiserie(中国风)”艺术的中心地。绮丽的丝绸、莹洁的瓷器、诗意的园林……无不令法国宫廷和上层社会为之迷醉。路易十四对中国工艺品尤其痴迷,他甚至在凡尔赛宫里修建了一座特里亚农瓷宫,屋顶装饰有大量的青白釉瓷瓦,与法国从中国进口的瓷器风格相似。 特里亚农瓷宫。片方供图 中国青花瓷,被当时的欧洲誉为“白色金子”,备受人们青睐。乾隆年间,路易十五委托景德镇,制作一整套带有王室专用纹样的餐具。这是凡尔赛宫使用的首套中国产瓷质餐具,是属于那个时代的“高级定制”。 彩绘描金徽章纹盘。片方供图 路易十五的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是“中国风”的倡导者,她将凡尔赛宫内的私人房间布置成“中国人厅”,房间墙壁装饰着由宫廷画家们创作的布面油画,描绘了中国的建筑、风景以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。 1687年,《中国哲学家孔子》拉丁文版在巴黎出版,成为首部欧洲语言译本儒家经典。法国思想家由此对孔子和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,伏尔泰便是其中之一。 《中国哲学家孔子》(拉丁文版)。片方供图 终其一生,伏尔泰都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,对孔子更是推崇备至。他认为,孔子不是神,而是一名哲学家,他创立的儒家思想靠理性指导中国人的生活。 他曾将中国元杂剧《赵氏孤儿》改编为戏剧《中国孤儿》,在巴黎演出,引起轰动。他说,这是受孔子思想启示而做出的举动,而此举在中法甚至中欧人文交流史上都影响深远。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杨一心(Alexis LAVIS)说:“中国思想是通过孔子传入法国的。我们不能归结为一种单向的影响,而应该说是一次相遇。这一中国思想元素,引起了法国思想界的兴趣和共鸣。”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护士,韩剧的魅力之旅
- 巴黎奥运会七人制橄榄球,卫冕冠军斐济连胜
- 中国大众网球城市挑战赛自贡收拍
- 中国乒乓球队首夺奥运混双金牌 “莎头组合”弥补东京丢金遗憾
- 韩剧悲惨事件第35集,深度解析与在线观看指南
- 北京海淀区桥牌公开赛举行
- 跳水射击再度冲金中国女排力拼美国
- 闪耀中国的年轻力量!破局需要勇气,夺冠背后的辛勤与默契
- 几千大片在线免费看,轻松畅享影视盛宴
- 享受奥运就是享受生活
- 追光奥运|这个项目,中国队阵容绝了
- 记者手记:行走在巴黎 中国印记因奥运更闪耀
- 汤姆成年人免费影视,在线视频与剧情介绍
- 1分惜败!最后为何不犯规?中国女篮将帅回应
- 隔着屏幕感受“凡尘”的霸气
- 中国体操队临阵因伤换将 苏炜德顶替孙炜
- Ydyse02,在线视频资源探索与剧情介绍
- 复刻荣耀 “黑马”谢瑜逆转夺金
- “莎头组合”混双夺冠
- 在游泳、体操等项目上 中国运动员憾失金牌:泪洒赛场后 他们奔赴下一个目标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