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东门歌“唱进”互联网
当前,唱进肥东门歌积极“唱古说今”,让省弘扬主旋律,首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。非物针对肥东门歌面临的质文传承问题,专家建议,化遗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推进门歌“入驻”互联网,产肥力争让更多人了解、东门喜欢这一传统艺术。歌互 “门歌”又称“锣鼓书”,联网是唱进流行于皖中、皖东、让省皖西一带的首批传统说唱艺术形式。2006年,非物“门歌”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质文肥东门歌是肥东乡土文化的代表,新中国成立后,肥东门歌文化在不同时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,优秀歌手人才辈出,特别是殷光兰还将门歌从田间地头唱进人民大会堂。 随着时代的发展,门歌和多数曲艺一样,逐渐面临观众减少、传承困难和人才流失等问题。为此,肥东县加大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,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门歌文化的支持力度,其中,响导乡就依托响导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建立起“非遗传承基地”。基地负责人魏克船出身于庐剧世家,17岁开始登台表演,挑大梁唱庐剧,肥东门歌也唱得非常地道。 在肥东县文化部门每年举办的“送戏进万村”活动中,魏克船和他的团队经常受邀参加演出,“门歌”就是一个“标配”的演出节目。肥东县响导乡文旅办主任张冬训说,近年来,响导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,用传统戏剧引导群众践行社会新风尚,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 据魏克船介绍,他和两位队员都是专业庐剧演员,其中一名演员是他的徒弟李德玲。李德玲今年53岁,她7岁就开始唱门歌,当时是真正串门演唱,后来不再走村串户了,但是门歌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。 如今,魏克船和他的队员们都不再年轻了,这门艺术由谁来“接棒”? “传统艺术传承,还得培养新人。”安徽省民歌研究会会长、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晓对此表示,传统艺术通常受地域限制,影响范围较小。各地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搭建新的舞台,特别是推进门歌走进互联网,引导更多人接触门歌,了解、喜爱门歌。(记者 许露瑶)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维多利亚的女仆,一部经典剧集的深度解析
- 餐饮业最新趋向,这份报告带你了解
- 食品巨头共赴“进博之约” “展品”加速变“商品”
- 食品巨头共赴“进博之约” “展品”加速变“商品”
- 熄灯后的故事,王炳山在506宿舍的夜晚
- 六个核桃上榜2024全球软饮料品牌价值50强榜单
- 食用油散装运输强制性国标发布 明年2月1日正式实施
- 广西:“三品一标”促水果产业提档升级
- 就要看草,遍历网络内容,在线观看视频与剧情介绍
- 让白花花的盐碱地产出金灿灿的收益
- 有机产品企业需练好内功
- 河南:校园周边不卖高盐高糖高脂食品
- 暴风雨后的寂静办公室——网络视频资源与剧情介绍
- 打造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
-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立冬走进现代牧业通辽牧场看奶牛育种科技
- 新农人云端吆喝 农产品出山俏销
- 滑雪场宝贝——在线观看、剧情介绍及演员信息
- 辽宁省阜新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查处“特供酒”违法案件2件
- 种业保障能力大幅提升
- 广西陆川推行食用油“智慧油坊”监管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